对于明成祖这个庙号,我相信绝对多数的人都很熟悉,那就是朱棣,但是对于明太宗这个庙号或许就有很多人莫名其妙,明太宗是谁?好像没有听说过,远远没有唐太宗、宋太宗出名嘛。 其实明太宗一开始是有的,只不过在传承的过程中发生了变化,明太宗没有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首先来说明太宗是谁,其实明太宗就是朱棣,朱棣驾崩后谥号体天弘道高明广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庙号太宗,葬于长陵。所以我们在看《明实录》的时候是没有《成祖实录》的,朱棣的实录就被称作《太宗实录》,要查看《明实录》中朱棣的实录,要看《太宗实录》。 既然朱棣的庙号是明太宗,怎么我们都没怎么听说过,反而现在都称朱棣为明成祖呢?其实这是朱棣的一个后代改的庙号,那就是明世宗嘉靖皇帝。 是不是感觉好乱,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嘉庆皇帝为什么要给朱棣改庙号呢?都过去那么久了?改庙号总有原因的,这也正因为对嘉靖有利,所以嘉靖才改的,让鲁速来为你详细分解。 嘉靖皇帝其实是明武宗的堂弟,由于明武宗死后没有子嗣,按照兄终弟及的即位方式才找到了嘉靖也就是当时的朱厚熜。别看朱厚熜是从藩王当上皇帝的,但是朱厚熜是个极有主见的人,不然也不会有后来那么多的是是非非。 由于朱厚熜没有从小就受到大臣们的教育,所以朱厚熜想当然的认为皇帝就应该是乾纲独断,而不是和大臣们商量着来,他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干的,于是载嘉靖元年就爆发了大礼议之争。 大礼议的核心是明世宗能否改换父母的重大争论,杨廷和、毛澄为首的明武宗旧臣们认为嘉靖既然已经即位皇帝就要改认明武宗的父母为父母,这样两人就由堂兄弟变成了亲兄弟,而嘉靖皇帝坚持认原来的父母,这就产生了矛盾。 表面上大礼议之争是宗亲之争,实际上是皇帝和大臣们的权力之争,如果说嘉靖皇帝在这个时候服软,那么以后他就无法驾驭这群大臣,嘉靖皇帝也是聪明人,他并不是真正的想为父母争个头衔,而只是为了手里的权力。 大礼议之争持续了三年,最后以首辅杨廷和致仕结束,宣告嘉靖皇帝的胜利。 这还不够,嘉靖三年(1524年)七月,献皇帝神主奉安于奉先殿东室观德殿,上尊号“皇考恭穆献皇帝”,明世宗生母改称“圣母章圣皇太后”,九月改称明孝宗敬皇帝曰“皇伯考”,张太后为“皇伯母昭圣慈寿皇太后”,从历史记录上证明自己的地位。 这些还不够,由于嘉靖皇帝是小宗入大宗也就是世系发生了变化,为了能够让自己更加名正言顺,嘉靖十七年(1538年)九月,明世宗改谥为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改上庙号为成祖。让同样是世系发生变化的朱棣为自己正名。 从此明太宗就成为了明成祖,世人也因为嘉靖皇帝的这次更改习惯称朱棣为明成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