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开创基业,要万世传承,需要设计一种可靠的制度,他参考历代的作法,格外强调分封制度。朱元璋在洪武三年的一份诏书中说:“然治天下之道,必建藩屏,上卫国家,下安生民。”又说:“众建藩府,所以广磐石之安;大封土疆,所以眷亲支之厚。”
朱元璋先后三次分封诸子,第一次在洪武三年四月初七。此时朱元璋一共有十个儿子,除了大儿子朱标,第二子朱樉封为秦王,第三子朱棡封为晋王,第四子朱棣封为燕王,第五子朱橚封为吴王,第六子朱桢封为楚王,第七子朱榑封为齐王,第八子朱梓封为潭王,第九子朱杞封为赵王,第十子朱檀封为鲁王,侄孙朱守谦封为靖江王。包括侄孙在内,一共封了十位亲王,每人授以册宝,每个王府之内都设置了相应的官属。
第二次是洪武十一年正月,分封五位皇子为王。同时改封吴王朱橚为周王。第三次是洪武二十四年四月,封十位皇子为王。
明朝的宗藩制度,皇帝的儿子封为亲王,每年食禄一万石。每位亲王都有自己的亲王府,设有王府官员。明朝的惯例,亲王出阁,要从翰林院选择两位翰林陪伴亲王读书。亲王长大以后要离开京城,前往藩国,两位翰林分别成为王府的左长史、右长史,终身不能再担任别的职务,毫无前途可言。所以,明朝的进士们,如果想混日子的倒无所谓,如果想做一番大事,就很不愿意担任这个没有前途的职务,哪一个人不幸被选上,如临大祸,甚至会举家痛哭。
每个王府之中又设有护卫,负责守卫亲王的宅邸,以备不测,同时随时听从国家的征调。每个王府下设三个护卫,每个护卫下面又分为左、右、前、后、中五个所。一个王府的护卫士兵,少的三千人,多的可以达到一万九千人。这些兵士理论上隶属于兵部,实际上归亲王统领。
从某种意义上说,明朝的每一个亲王都是皇帝的一个小型备份,当毁灭的力量袭来时,他们可以拱卫中央,保障朱氏政权不会一夕倾覆。
每个亲王的大儿子长到十岁的时候封为王世子,长孙封为王世孙,冠服与朝廷中的一品官员相同。亲王死后由王世子继承王位。亲王的儿子年满十岁封为郡王,郡王的长子封为郡王世子,长孙封为郡王世孙,冠服与朝廷的二品官员相同。
郡王的儿子,封为镇国将军,孙子封为辅国将军,曾孙封为奉国将军,四世孙封为镇国中尉,五世孙封为辅国中尉,六世以下的孙子一律封为奉国中尉,都享有终生的食禄。也就是说,只要是朱元璋的后代,一生多多少少都享有一定的食禄。
这种设计的最大问题在于,经过世世代代的繁衍,皇子皇孙们的数量呈几何级数增加,每个男儿到了十岁,就要分配给他特定的食禄,这份食禄最少需要几百、上千的农户来供养。如此发展下去,单单是供养这些朱氏后代,就需要一笔巨大的财富,国家的财政负担越来越沉重。
《病逸漫记》中比较明代分封制与汉代的差别,汉代时只有皇帝的儿子可以分封为亲王,各位亲王的嫡子可以封分侯,其他的庶子只是平民,能享受的优待是免除徭役。每位亲王的嫡子数量是有限的,如此,享受国家供养的皇室宗亲的数量不会太多。相比明朝的制度设计,汉代的作法更为妥当。
王世贞在《皇明盛事述》中总结过明朝的藩国之盛,到王世贞所在的时代,比较大的藩国还有二十四个。王世贞认为,这是明代的一大优点,即使强盛的汉代、唐代都不能相媲美。
王世贞仔细统计隆庆、万历年间在世的皇室宗亲,称得上子孙繁盛,其中,当初明太祖朱元璋的三个嫡子封建的王国秦国、晋国和周国在世的子孙大致有近万人。其中,单单一位庆成王就生了一百个儿子,而且全部存活下来,除了长子承袭王位,其他的九十九人全部封为镇国将军。家庭聚会时彼此甚至都不认识。但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准头丰隆,个个都是富足之相,十分神奇。
皇室宗亲的数量太多,在某此细小的问题上,也会造成很大的困扰。比如每位皇亲出生的时候,都要向朝廷请求命名,到了婚娶的年纪,要请求朝廷批准婚姻。负责给他们命名的是礼部的仪制司。具体的规则是按照五行中的木、火、土、金、水的顺序来命名,取五行相生,循环往复之意。比如明成祖朱棣这一代人,名字中间都要带有一个木字旁,下一代就要带一个火,依此类推。像朱棣的六弟、楚王朱桢,死后传位给朱孟烷,朱孟烷之后有朱季埱,朱季埱之后是朱均鈋,以后有朱荣(氵戒)。
问题在于,一代一代的皇室子弟数量太多,每个人的名字又不能重复,时间长了,实在很难找到合适的字眼。礼部的官员就主观创造文字,用五行的偏旁加上另一个文字。所以,我们在看《明史·诸王列传》的时候,经常能遇到一些怪异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