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诗人被毛主席称赞为“明朝最伟大的诗人”,在清学者赵翼的《瓯北诗话》中也得“明开国诗人第一”的赞誉。获此殊荣的诗人,就是元末明初著名诗人——高启。 高启是江苏苏州人,在文学史上与刘基、宋濂并为“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为明初四杰。高启在文学史上地位很高,但其本人结局却十分惨烈,受腰斩而亡,享年三十八岁。 高启之所以被判腰斩,与另两位历史名人有关,分别是明太祖朱元璋和元末著名起义首领张士诚。 高启是江苏苏州人,出身富贵,自幼受到良好教育。而他本人也天子聪颖,读书过目成诵,久而不忘,极有才华。 元朝末年,统治,阶级矛盾和越演越烈,各地农民纷纷揭竿起义。几支势力庞大起义军之一的张士诚,率部在吴地称王。当时任淮南行省参知政事的饶介礼贤下士,招揽人才。听说高启才名,多次邀请,请为上宾,高启因此成为饶介幕僚,时年十六岁。 官场黑暗,高启不喜欢,于是在二十三岁的时候,随便找了个借口离开,此后隐居在青丘一带。明太祖朱元璋建明统一天下后,于洪武三年请他出为户部右侍郎。 因为早先就曾入过仕途,不愿入朝为官,所以高启坚辞不受。朱元璋没有强求,赐金放其归还。但事实上,当时的朱元璋对高启已经十分不喜。加之他本身就是个多疑的性子,怀疑高启作诗嘲讽他,因此对高启记恨。 事实上当时高启写的《题宫女图》:“小犬隔花空吠影,夜深宫禁有谁来?”只是写元顺帝宫闱隐私的闲散之作,与朱元璋并无关系。但是朱元璋却对号入座,认为高启借古讽今挖苦自己,而这也成为日后高启惨烈结局的重要原因之一。 洪武五年,时任苏州知府的魏观刚刚到任,就着手修建新的知府治所。新修的办公大楼,选址在张士诚宫殿遗址上。 大楼修建好之后,依照当时的规矩,要作一篇“上梁文”。这和当时古代平常人家盖好房子,上最重要的大梁时摆猪头祭神,点炮竹驱鬼是一个道理。 高启文采出色,才华高绝,举世皆知。正好当时他又隐居于青丘,于是魏观就专门请来高启作上梁文。此事不是大事,高启便答应了,写了一篇《郡治上梁文》。就是这么一篇“上梁文”,最终将高启送上了刑场。 魏观将办公大楼修建在张士诚的宫殿上,朱元璋得知之后十分不高兴,认为魏观居心叵测,最后将魏观杀死了。高启因为此事受到牵连,也被问罪。 在高启所作上梁文之中,有“龙盘虎踞”字眼,直接点燃了朱元璋的怒火。朱元璋认为“龙盘虎踞”是帝王居所,而高启却将张士诚宫殿遗址形容为“龙盘虎踞”,其心可诛。张士诚是朱元璋争天下时的大对头,“龙盘虎踞”四个字,自然犯了朱元璋大忌,最后被判腰斩。 《明史·高启本传》记:“启尝赋诗,有所讽刺,帝之未发也。”从这儿可以知道,《郡治上梁文》中的“龙盘虎踞”四个字,只是一个导火索。朱元璋对高启的不满,早就有了,一天天累级,到上梁文时达到顶点,从而爆发。 因为四个字,而丢了性命。不管在哪个时代,文人的日子也不好过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