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我们有见面了,今天历史随心看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明朝的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历史上,赣州府(今江西赣州市)是一座令人敬仰的英雄之城、铁血之城,“忠诚”之城。明末清初的1646年五月至十月,十五万清军围攻赣州城。赣州军民以不屈的气节、血荐家国的精神、城亡与亡的英勇气概,以血肉长城勇抗清军近半年,用血与火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赣州壮歌。
有必要首先简介一下赣州铁血保卫战的历史背景。
1644年三月,李自成率大顺军破明京师北京城,明崇祯帝朱由检自缢煤山殉国,正统大明王朝灭亡。五月初二,清军进据李自成放弃的北京城,随后便趁热打铁入主中原了。中旬,原明南都(即今南京,为大明陪都)群臣拥立朱明宗室福王朱由崧(明神宗朱翊钧之孙,福王朱常洵长子,崇祯帝堂兄)为帝,年号弘光,重建朱明政权,是为南明之始。1645年五月初,李自成遇难九宫山;下旬南都弘光政权又被清军攻灭。闰六月,坐镇闽地的原明福建总兵郑芝龙等明臣拥立朱明宗室唐王朱聿键为帝,建元隆武,再建朱明政权。朱聿键为明太祖朱元璋第二十三子唐定王朱桱八世孙,德才俱佳,壮怀激烈,是南明诸帝中最锐意进取、最思中兴恢复的有为君主。可惜隆武帝属孤身入闽,寄身地方军阀,龙困浅滩,受制于只顾自身利益、无意报国的权臣郑芝龙,故而不得施展,壮志难酬。
1645年三月上旬,清豫亲王、定国大将军多铎率数万清八旗军南下攻明,仅仅两个月便轻松灭掉弘光政权,擒弘光帝,收降数十万明军,军力大增。
轻易攻灭弘光政权、占领南都后,清廷便强力推行“薙发令”,强迫占领区民众必须将头发剃成“半拉瓢”,脑后留发梳辫子,违者杀头,即“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这一“去中原衣冠”的野蛮行径立时遭到江南士民的强烈反对与,他们自发组织力量,依湖据山,结寨筑垒,在敌后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抗清斗争,有力地打击并牵制了清军。
明总兵官金声桓降清,清授其江西总兵。金声桓积极报效新主子,充当反清力量的急先锋。金声桓奉清西路军统帅英亲王、靖远大将军阿济格将令,引导二十万清军攻略江西。江西军民虽然奋起抵抗,然难抗清军的凶悍,江西诸州府纷纷陷落,惟有孤零零的赣州府一城尚为明守。1646年四月,清军攻陷赣州北门户吉安府;五月初一,金声桓督兵疾速南进,进逼赣州城。此时东路清军又攻下了建昌,可以由南路夹攻合击赣州城了。
惊天地、泣鬼神的赣州城保卫战就此打响了。
赣南重镇赣州城掩映在江西南部群山峻岭中,其东、南、西三面由武夷山、雩山、九连山、大庾岭、诸广山环峙,地势居高临下,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赣州“府接瓯闽、百粤之区,介溪谷万山之阻,为岭海之关键,江、湖之要枢,江右有事,此其必争之所也”,北进可达南昌,又是通向东南闽、粤的门户,赣州若失,东南也就随之危殆了。但赣州城孤悬赣江上游,兵力微弱,形势亦是岌岌可危。
此时由吉安府退守赣州城的总督万元吉、督师杨廷麟二位大员,责无旁贷地担当起固守赣州城的重任。福州隆武政权建立后,二人上表尊奉,隆武帝授万元吉兵部右侍郎兼右副都御史总督江西、湖广;授杨廷麟吏部右侍郎、兵部尚书、东阁大学士,总督江广剿抚。
杨廷麟、万元吉悉力固守赣州城。鉴于城中守军薄弱,杨廷麟、万元吉以大义号召民众,组建义勇军协助城防,同时将妇女儿童也发动起来,做些力所能及的后勤工作。杨、万二人又将诸文武进行了分工,城外军营驻防与城内御守各负其责;督令士兵每日缒城出入,轮番战守。赣州全民皆兵,同仇敌忾,固守待援,决心殊死一搏。六月,数千粤军赶来增援,屯驻于城外,结为掎角之势。
清军借助赣江水势上涨,乘舟登上十八滩,在离城东北二里远的地方,负山依险扎下大营,每日击鼓鸣角架云梯攻城。杨廷麟指挥士兵远近交击,以炮火拒远敌,以自制的“万人敌”狙近敌。守军将“万人敌”掷下,药桶炸裂,里面的铁菱角四下横飞,杀伤力极大,有效地阻击了清军的进攻。
为打破清军的铁桶包围,缓解赣州压力,杨廷麟决定出敌不意攻袭清军以破围。一天午夜,杨廷麟精选一千敢死战士,身背九龙枪渡水袭击敌营,火烧清军大帐。清军惊恐大乱,连夜撤退三十里。杨廷麟乘势率领一军出城进驻郊外李家山,与城内结成呼应之势。袭退清军,总算打破了包围圈,暂时缓解了一下危机。不久,清援军滚滚涌来,清军势盛,遂大举卷土重来,包围圈重又闭合了。粤军退守南康,杨廷麟也只好撤回城中闭门自守。隆武帝闻知赣州军民血战死守城池,大为感动,赐赣州府名为“忠诚府”。
七月,南明吏、兵二部尚书、东阁大学士郭维经等人率领紧急招募的八千滇、闽兵丁入援赣州。退保南安(今江西大余县)的武英殿大学士苏观生亦派遣所部四千兵马进入赣州城助守。杨廷麟族弟监军佥事杨廷鸿在上杭招募了千余义勇,突破重围入城助战。再加上杨廷麟收拢的数千散兵,守军约有四万之众,兵势稍振。
杨廷麟将部分援兵布防于城外,以拱卫府城。这当口儿,又有三千兵马及募集的水师四千也已赶到南安,明军声势为之一振。守军将士士气高昂,纷纷请战出城破敌。万元吉有些保守,为稳操胜券,执意待到广东水师开来后再并力出击退敌。结果挫伤了士气,更错失了战机。八月,赴援的广东水师迫近赣州城,不料赣江水流干涸,巨舟难进,复被清军乘夜截堵江面,袭焚巨舟八十余艘,将士损失惨重。广东水师失去了战力,只好遁走。
援军遭袭败绩溃走,城外驻守的滇、粤军士气大沮,皆不战而走;其他各军营的士兵见状亦渐渐溃去,城外诸营一时皆空,赣州外围防线就此自行崩溃了。如此一来,守城兵力益加空虚单弱,城内只有不足七千人,城外仅剩下二千余人,而此时围困赣州城的清军几近十五万。更要命的是,这当口儿,自浙江入闽的东路清军已然擒获隆武帝,隆武帝不屈自尽殉国。噩耗传来,赣州军民万分震惊,皇帝崩了,政权跨了,他们又一次沦为遗民。耿耿丹心的杨廷麟只能是仰天长叹,这就是“天命”啊!
武英殿大学士苏观生见赣州难保,遂邀请杨廷麟南赴粤、桂,以图再举。杨廷麟不肯弃城偷生,慨然道:“忠诚(赣州)为两粤门户,不可舍弃,有死而已!”清军借助大势加力猛攻城池,廷麟殚精竭虑百计御守,方才力保城池未失。然赣州城已然被围困了半年,城中早已粮尽断顿,肚腹空空的将士硬挺着虚弱疲惫的身子坚守城陴,抗击攻城清军;然城池实在是岌岌乎殆也,破城只是早晚的事了。万元吉之子惜命怕死,不甘陪赣州城殉葬,欲缒城降清。万元吉得知气愤异常,下令将这个不争气的儿子斩首。人们倍受感动,呼万元吉为“万精忠”。
十月初四日凌晨,天降大雾且雪花飞扬。清军抓住天时,在降将的引领下,借着黎明前的黑暗与浓雾,自小南门登上城墙,涌进城内。杨廷麟督率乡勇进行殊死抵抗,阻击清军。正在巡城的郭维经见城池危殆,赶忙下令士兵开炮轰敌,打算拦击后续的清军。谁知苍天不佑,大炮竟然炸膛爆裂,连带震毁了城墙。清军大队人马遂趁势蜂拥冲入城内。
杨廷麟组织乡勇抵死巷战,城中民众感念杨大人忠义,誓死追随杀敌,短兵相接,战死无数。杨廷麟死战力竭,自知无力回天,事不可为,遂纵身跃入城西的清水塘自沉殉国。万元吉手执大槊率众在小南门抗击清军,众寡不敌,只得且战且走,退至建春门。部将打算护卫他夺门脱身而走,元吉拒绝,跃身投入赣江殉国。郭维经率众在东门拒敌,身负重伤,部众拥卫他进入嵯峨寺躲避。维经耻于偷生,殉国。
副都御史、南赣巡抚杨文荐率领五百民兵御守西门,城陷时,他率领数百兵丁拼死巷战。部众劝其从西门突围逃命,他愤然拒绝道:“城亡与亡,去何之!”遂挥散众人,自投园池殉国。不料池水不深,文荐又被手疾眼快的清军打捞上来,押往南昌。金声桓待之以礼,百般劝降。杨文荐凛然冷拒,绝食数日却不死,复以头猛撞房柱,又从床上大头朝下使劲猛摔,肋骨折断,仍是不死。刚烈的杨文荐唯求一死以全名节,自残得几乎没有了人形。直至来年元旦,文荐自知大限将至,硬挺着爬起身下了床,南向再拜,然后整理衣冠,从容殉节。
赣州保卫战是惨烈的、悲壮的。赣州城自五月初至十月初,被清重兵围攻近半年,赣州军民固守孤城,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抱着“城亡与亡”的卫国守土信念,以寡击众,硬生生拖住清军十五万,有力地打击了不可一世的清军。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在他们浴血奋战而为之捍卫的隆武政权灭亡后,饥馁疲惫的赣州人仍然没有放下武器放弃抵抗,他们仍再为尊严、气节而战,为家国而战。英勇的赣州人“一息存以一息抗,一寸存以一寸抗”,正是他们的顽强抗战,拖住清军,迟滞其南侵,为其后永历政权的建立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人多势众、兵挫坚城之下的清军对赣州府军民的铁血反抗大为气恼,以至于城破后,气急败坏的清军大肆报复,大加杀戮,数十万生灵遭涂炭,数万士人、妇女被掳掠,然竟无一人屈膝投降。
浩气贯长虹的杨廷麟、万元吉、郭维经、杨文荐等朝廷大员及赣州军民,以鲜血和生命完美地诠释了什么是“誓与城池共存亡”,书写了十七世纪的“正气歌”,为后人做出了“精忠报国”的光辉榜样。赣州城无愧于英雄之城,铁血之城,“忠诚”之城!
匆匆而就,难免有不当之处,望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