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前身-西吴时期(1364-1368)
元朝末年,溃烂,蒙古统治者争权夺利,黎民怨声载道,汉族人民受到空前压迫。国库也日渐空虚。为了补充财政亏空,蒙元当局除了加重赋税以外,还发行新钞“至正宝钞”并大量印制,致使严重的通货膨胀,导致民不聊生。1351年,朝廷征调农夫和兵士十几万人治理黄河水患。黄河两岸农夫本已饱受灾荒之苦,在治河工地上又横遭监工的鞭打,被苛扣口粮,很是恼怒。于是,“治河”和“变钞”就成为民变的引火线,导致红巾军起义的发作。

创立天下统治——明朝时期(1368-1644)
洪武时期
明朝创立后,朱元璋一方面减轻农夫承担,恢复社会的经济出产,惩办贪污的官吏,收到一定的效果。朱元璋确立了里甲制,协助赋役黄册和鱼鳞图册的施行,落实赋税劳役的征收及地方治安的维持。朱元璋平定全国后,大封元勋。可是朱元璋性格多疑,也对这些元勋有所猜疑,恐其居功枉法,密谋不轨。而有的元勋也越过礼法,为非作歹。朱元璋藉此两兴大狱,即“胡蓝党狱”,险些将元勋全部诛杀。
廖永忠是最先被杀害的元勋。朱元璋杀其的原由名为逾越礼制,真正原由听说其当年是朱元璋行刺小明王韩林儿的执行者(有一说法小明王死于意外,事实怎样已不可考)。今后,他又找借口杀了丞相胡惟庸,前后十年共三万余人,而且破除了丞相制度,由帝王大权在握。之后朱元璋又借上将军蓝玉张狂跋扈之名对其诛杀,连坐被族诛的有一万五千余人。加上空印、郭桓两案,建国元勋除了汤和外险些全部被杀。别的朱元璋又创立锦衣卫,使天下覆盖在特务可怕之下。朱元璋通过打击元勋、特务监督和等一系列方式增强皇权,打击贵族阶级,造成了明初期思想控制的强化,为明中期今后新兴与旧势力的斗争埋下伏笔。
靖难之役与永乐时期
朱元璋分封诸子为藩王,以增强边防、守卫皇位。藩王之中,北方藩王势力较强,主要是对蒙古的边防任务。又尤以燕王朱棣和晋王势力最大。对皇权组成极大威胁。
朱元璋死后,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是为惠宗,年号建文。建文帝立即与知己大臣齐泰、黄子澄等图谋削藩。周王、代王、齐王、湘王、岷王等先后或被废为庶人,或被杀。同时以边防为名调离燕王的精兵,准备削除燕王。结果燕王朱棣在姚广孝的发起下以“清君侧”的名义,动员靖难之役,最终占领了南京,建文帝在宫城大火中下落不明。朱棣胜利,靖难之役告终。朱棣称帝,他就是明成祖,明成祖根除建文年号,改年号永乐。
成祖即位之后,武功兴盛,先是出击安南。后又亲自五入漠北攻打蒙古以绝后患。在文治上,成祖命令编写《永乐大典》。在三年时间内即完成。《永乐大典》有22877卷,又凡例、目录60卷,全书分装为11095册,引书达七八千种,字数约有三亿七千多万,且未有任何删节。永乐三年始,朱棣派郑和下西洋,规模空前,扩大了明朝的影响力。永乐元年(1403年),成祖下诏将北平更名北京,称行在,并设立北京国子监等衙门。永乐五年(1407年),他下诏在北京修建宫殿。永乐七年(1409年),成祖巡幸北京,在北京设立六部与都察院,并在北京为去逝的徐皇后设立陵寝,已经显示迁都的迹象。路过十几年的钻营,北京初步获得了繁荣。成祖永乐十九年(1421年)正式迁都。
可是成祖同样对异议者大举杀戮,诸如黄子澄、齐泰等建文旧臣等都被杀。其中以方孝孺的“诛十族”和景清的“瓜蔓抄”最为惨烈。别的他还设置了别的一个特务组织——东厂。明代厂卫制度确立。
仁宣之治
明成祖死后,太子朱高炽即位,他就是明仁宗。明仁宗实行休养生息政策,以储蓄民力。他还勉励出产,宽行省狱。之后的明宣宗继续实行以仁国的方针,使国力进一步强盛,史称“仁宣之治”。然而在这一时期打破了太祖留下的太监不得干政的规矩,一些太监开始干政,为明中期的阉人专权埋下隐患。
土木堡之变与英宗复辟
宣德十年(1435年),9岁的明英宗朱祁镇继位。在张太皇太后及元老重臣杨士奇、杨溥、杨荣(三杨)的辅佐下,明朝继续沿着仁宣时期的路线稳步前进。正统七年(1442年)太皇太后死,三杨也退出舞台,于是英宗宠信的阉人王振愈加专横跋扈,开始专权。举朝称其为“翁父”。王振擅权七年,家当计有金银六十余库,其受贿程度可想而知。
正统初年,蒙古瓦剌部逐渐强盛,常常在明朝边境一带。瓦剌首领也先在正统十四年(1449年)七月南下攻明。王振即挟英宗领兵五十万亲征。雄师离京后,兵士乏粮劳累。八月初雄师才至大同。王振得报火线各路溃败,惧不敢战,又令返回。回师至土木堡时,被瓦剌军追上,兵士死伤过半,随从王公大臣或死难或被俘。而英宗突围不成被俘,王振也被保护将军樊忠打死,此即为土木堡之变。
土木堡之变的消息来到京师后,朝中混乱。一些大臣要求迁都南京,被兵部侍郎于谦驳斥。继而大臣拥戴英宗弟朱祁钰即位,是为代宗,改元景泰。同时于谦努力备战。同年十月,瓦剌军直逼北都城下,安顿英宗于德胜门外土关。瓦剌部队的进攻未果,大败逃走。也先见继续绑架英宗已无意义,乃于次年八月释放英宗。但代宗先是不肯遣使迎驾,又把英宗放在南宫软禁,并废皇太子朱见深(英宗之子,后来的宪宗),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不久之后,朱见济病死,代宗也迟迟不恢复朱见深为太子。景泰八年正月,代宗病危。十六日,副都御史徐有贞率军夜入南宫,拥戴英宗夺门(东华门)复位,改元天顺。又杀害于谦及大学士王文,诬陷其欲立襄王之子为帝。此为夺门之变,又号“南宫复辟”。